云计算是一种模型,它可以实现随时随地、便捷地、随需应变地从可配置计算资源共享池中获取所需的资源(例如,网络、服务器、存储、应用、及服务),资源能够快速供应并释放,使管理资源的工作量和与服务提供商的交互减小到最低限度。
概括来说就是,用户向云服务商租用算力,根据租用单位和时间付费,本质就是一种共享经济!
初期概念萌芽(1960s-1990s):云计算的思想可追溯到 20 世纪 60 年代,当时提出了虚拟化概念。90 年代末期,web 服务兴起,分布式计算概念深入人心,为云计算形成提供技术条件。
起步阶段(2000s):2006 年亚马逊推出 AWS,同年谷歌 CEO 埃里克・施密特正式提出 “云计算” 概念,随后微软、IBM、阿里等云服务相继面世,云计算步入商业化阶段。
快速发展阶段(2010s 至今):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爆发,数据量剧增,加速了云计算技术进步和普及,云安全、多云管理等解决方案不断成熟,应用场景更加广泛。
全球:2023 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为 5864 亿美元,同比增长 19.4%,预计 2027 年全球云计算市场将突破万亿美元。
中国:2023 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 6165 亿元,同比增长 35.5%,预计 2027 年中国云计算市场将突破 2.1 万亿元。
全球:微软云和亚马逊云凭借 AI 云产品改造和市场布局优势,在 2023 年分别以 962.13 亿美元和 907.57 亿美元的营收稳居全球市场前两名。
公有云 IaaS:阿里云、天翼云、移动云、华为云、腾讯云、联通云占据中国公有云 IaaS 市场份额前六。
公有云 PaaS:前六名分别为阿里云、百度云、华为云、腾讯云、天翼云、移动云。
政务领域:政府部门通过云计算构建政务云平台,实现政务数据的存储、共享和协同办公
金融行业:金融机构借助云计算的强大计算能力和安全防护体系,进行风险评估、交易处理等业务,如银行的在线交易系统。
工业制造:工业企业利用云计算实现生产设备的远程监控、数据分析,优化生产流程,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。
通过互联网提供软件服务的模式,用户可直接使用,无需部署在本地设备或服务器。
特点:便捷且经济,易于部署,可根据需求进行扩展或缩减,无需投入资源进行软件开发、采购、维护。
常见的SaaS应用包括:办公软件、客户关系管理系统(CRM)、企业资源规划系统(ERP)等。
为用户提供平台,用于应用程序的开发、运行和管理;包括操作系统、数据库管理系统、中间件、开发工具等。
提供计算、存储和网络资源,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,灵活地租用这些资源,用于运行操作系统、应用程序等。
多个用户共享公有云的计算资源,主要特点包括:成本低、可扩展性强、维护简单。
企业根据自身需求定制云计算基础设施、平台和软件服务,特点包括:定制化配置、安全性高,减少了共享资源带来的安全风险。
公有云和私有云结合使用的部署模式,部分业务部署在公有云、部分业务部署在私有云,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工作。
(1)SaaS提供商包括:金山办公、用友软件、汉得信息、泛微网络、福昕软件。
(3)IaaS提供商包括:浪潮信息、网宿科技、优刻得、首都在线、光环新网、数据港。
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增速方面,在经历疫情带来的波动后,现已回落至正常水平。尽管面临通胀和宏观经济压力,市场仍展现出较强的韧性。2023 年,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 5900 亿美元,同比增长 19%,预计在未来几年,将以 18% 左右的增速持续增长。
从部署方式来看,kaiyun官方开云公有云占据了 60% 的市场份额。公有云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,第一梯队的微软和亚马逊,分别占据 17% 和 12% 的份额;
第二梯队的 salesforce、谷歌和甲骨文等,份额均为个位数。对公有云进一步拆分,底层的 IaaS(基础设施即服务)占比 20%,上游应用 SaaS(软件即服务)占比 45%。
IaaS 市场集中度较高,头部的三家企业 —— 亚马逊 AWS、微软 Azure、谷歌 GCP,分别占据 42%、13% 和 8% 的份额。以亚马逊 AWS 为例,其业务收入增速约为 16%,毛利率高达 60%,运营利润率(OPM)超过 30%,呈现出高增长、高盈利的特点。这种高增长得益于云企业软件、AI 计算等领域的轮动增长曲线,而高利润则源于云厂商通过降低算力成本、提高计算效率,对商业模式进行了优化。
云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反映大厂的开发投入情况。海外四大云厂商在 2023 年经历了 capex(资本支出)的结构化调整,2024 年增长超过 30%,资本开支占收入的比重达到 15% - 30%。相比之下,国内的腾讯、阿里、百度等企业,2024 年 capex 投入虽有所修复,但资本占收入的比重在 5 - 10 区间波动,在规模和密度上与海外仍存在差距,预计 2025 年将加速追赶。
2023 年,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约为 6000 亿人民币,2018 - 2023 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(CAGR)达到 45%。尽管自 2021 年起增速有所放缓,但绝对增速仍超过 30%,2023 年增长 35%,预计到 2027 年将达到 2 万亿人民币。
公有云规模占比从 2018 年的 45% 增长到 2023 年的 74%。公有云市场具有规模效应,前期需要在基础设施上进行大量投资,同时需要全面的技术储备,主要服务于中小客户;私有云则对安全可控要求较高,大多是政企客户的需求,并且在 SaaS 层有着较多的服务要求。
中国云计算增速放缓的原因包括:流量红利见顶、2021 年远程办公需求激增后回归常态、全球经济下行导致企业 IT 预算有限,以及客户群体从互联网行业向传统行业转移。
中国公有云 IaaS 市场占比 74%,阿里云的份额近年来有所下降,目前约为 21%,腾讯云的份额也有所下滑,当前为 7%,而运营商的份额则呈上升趋势。公有云 PaaS 市场增速较快,大厂优势明显,前五大厂商的集中度为 64%,但由于 AI 和出海带来的个性化需求提升,集中度略有下降。SaaS 市场相对分散,与美国相比,国内的发展水平一般。
阿里云、腾讯云等企业的份额出现下降,而移动云、天翼云等运营商云的份额则有所上升。这主要是因为受众群体发生了变化,2021 年后互联网企业上云基本完成,传统行业兴起,而运营商在政企数字化市场具有优势。
迈入 AI 时代,市场格局将发生改变。2025 年,中国云市场或许将进入大模型工业化应用元年,互联网大厂凭借在 AI 技术上的沉淀,有望重新夺回市场份额。2025 年,中国 AI 云市场预计将达到 200 亿美金,占中国云市场的 10%,增速为 45%。
预计 2025 年阿里云的收入将达到 1300 亿,占阿里巴巴财报收入的约 10%。在利润方面,当前利润率约为 9%,并且随着降本增效的推进,利润率还在不断提升。
阿里云 75% 的收入来自外部客户,25% 来自集团内部的业务协同。其中,IaaS 占比 50%,其余为 PaaS 和 SaaS。预计 2025 年下半年,阿里云营收将重回 10% 的增长。
阿里云的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算力资源,规模效应带来价格优势,以及具备良好的全栈服务能力。AI 云在阿里云收入中占比约 10%,过去每个季度都实现了三位数的同比增长,不仅能够提升利润率,还能带动传统云业务的发展,目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。截至 2023 年底,半数中国大模型企业都在阿里云上运行,阿里云拥有飞天计算平台、两座超大规模智算中心,数据资源丰富。云计算是大模型有效的变现方式,阿里云拥有较低的云计算成本、有效的多模态大模型,还有开源大模型,并且拥有阿里达摩院,技术实力强大。
腾讯云的规模约为 400 多亿,在中国云厂商中位列第五,利润率处于盈亏平衡阶段。腾讯云主要服务于电商、游戏、视频以及腾讯系的互联网公司。
在 AI 的加持下,腾讯云有望重新夺回云计算市场份额。腾讯云提供 IaaS 产品,如云服务器、云存储,PaaS 和 SaaS 产品也较为丰富。2023 年,在 IaaS 领域腾讯云排名第五,在 PaaS 领域排名第二。在腾讯体系中,云计算可能并非核心业务,更多的是为生态体系提供技术支持。
百度云的规模约为 200 亿,业务分为公有云和个人云,百度网盘盈利情况较好,但收入占比仅为个位数。由于价格难以与头部企业竞争,百度云多为垂类客户提供定制化(case - by - case)服务。
百度云的利润率有所提升,已经实现盈利,在百度收入中占比近 20%,2023 年云业务增长 6%。百度云在 AI 方面布局较早且全面,底层技术深厚,拥有昆仑芯片、飞桨深度学习框架等,未来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。
字节云从 2021 年开始布局,增速极快。2023 年,火山引擎的增速超过 150%,年初以来收入实现翻倍。字节云的体系优势明显,所有资源从诞生起就生长在同一朵云,包括推荐算法等,并且 token 价格较为便宜。
运营商云凭借用户基本盘的优势实现了高速增长。2023 年,三大运营商云收入增速均超过 50%,其中移动云 2023 年收入八百多亿,同比增长 66%,天翼云九百多亿,同比增长 60%,联通云相对排名第三,增速为 40%。
运营商云主要受益于传统业务的数字化转型以及政企用户,在专有云、混合云等私有化模式的布局上较为灵活。国内运营商云发展态势良好,而海外运营商由于企业规模不及亚马逊等平台,发展受到一定限制。运营商的核心优势包括拥有丰富的 IDC 资源、良好的渠道网络布局以及较强的本地化运营能力,为政企云业务的扩张提供了有利条件。
华为云位列行业第三四名,2023 年营收 553 亿,2020 - 2023 年的 CAGR 约为 50%,2023 年增速为 22%。华为云服务了众多金融、电商、游戏、车企等企业,其优势在于提供底层技术全栈式的云计算方案,可实现跨层级融合,在全球进行布局,在中国政务云市场占比 16%,位居首位。
2023 年,金山云营收 70 亿,同比减少 14%。由于规模效应不足,在 IaaS 领域不具备优势,此前多为定制化(case - by - case)客户,财报尚未实现盈亏平衡。2024 年 10 月 19 日后,金山云或许将受益于小米集团和金山软件对云服务需求的提升。
此前,阿里云在阿里体系中被视为零估值,因为其收入占比约为 10%,利润也仅为个位数。重新审视后,预计 2026 年阿里云收入将达到 1300 亿,市场份额约为 20%,利润率为 9%,增速约为 10%。
综合考虑,参考平台公司和港股体系的估值,并结合海外巨头的估值情况,基于每股收益(EPS)基本面,给予阿里云 2000 - 3000 亿的市值,对应 17 - 26 倍的估值。考虑到南下资金对阿里持仓中,对 AI 相关的估值意愿一般,所以整体给出此估值范围。在公有云市场中,百度云、腾讯云以及海外的谷歌云等在盈亏平衡阶段,估值也相对较低。
随着中美贸易冲突的升级,两国之间大宗商品的贸易流向正逐渐发生变化:以大豆为例,分析人士指出,巴西有望进一步巩固中国最大大豆进口来源国的地位。美国大豆种植户警告,美国大豆可能将永远失去中国市场。
美媒:三位美国前总统发声批评特朗普政府,美政府一意孤行必然会招致反对。
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 美国国务院全面重组计划公布,将大幅裁员;“信号门”持续发酵,国防部内部震荡不断;政府效率部负责人马斯克说将减少管理该机构的时间,多关注特斯拉……近期,美国联邦政府可谓新闻不断,争议和批评声此起彼伏。
白宫近期曾多次表示与墨西哥、日本、欧盟等方的贸易谈判取得所谓“重大进展”。但各方却接连否认了美方的说法。如何看待目前与美国接触过的各方的态度?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研究院教授 崔洪建:目前,针对美国实施的征税政策,世界其他经济体和国家的态度大致可划分为三类。
4月,美国政府挥舞“关税大棒”,国际金价再度刷新历史新高。在这场全球贸易格局的震荡中,黄金作为终极避险资产的吸引力持续升温,此时,一桩关于美国黄金储备的“罗生门”事件吸引了人们的目光。作为美国最大的黄金储备库,位于肯塔基州的诺克斯堡金库到底有没有黄金?有多少黄金?
浙江宁波慈溪是我国三大家电生产基地之一,其中出口美国的占比约16%。慈溪一家家电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,他们跟美国客户签订协议时,对方支付了30%的定金;而同规格洗衣机、冰箱的零部件通用性很强,能够达到70%。因此,即便美国客户违约,他们也可将产品重新翻包后再次销售。
饿了么:逐步取消外卖超时扣罚(九派新闻) #外卖 #打工人 #骑手 #外卖小哥 #外卖员
男子坐地铁嫌邻座衣服脏,多次辱骂对方,“跟要饭似的”,旁边乘客看不下去:我愿意和他挨着!警方通报:已依法行政拘留。
用心经营自己的写作人生专注上市公司产业链研究,如果我们什么都改变不了,那就不要改变纯真的灵魂!